《和平与爱》以象征性的意象与平实的语言构建出跨越时空的普世愿景。开篇"白鸽掠过硝烟弥漫的战场"将战争与和平的二元对立置于具象画面中,翅膀划出的弧线成为暴力与救赎的临界点。反复出现的"橄榄枝"意象既呼应古希腊传统,又在现代语境中转化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精神纽带,其翠绿色彩与焦土形成触目惊心的视觉隐喻。歌词中"孩童眼中未染尘埃的星辰"的意象群,将人类对纯净世界的渴望投射在最具未来性的群体身上,他们手掌里跳动的光点实为文明火种的微缩景观。副歌部分"让仇恨沉入遗忘的深海"运用水体意象完成情感转化,波涛的起伏暗喻历史伤痕的平复过程。跨文化元素如"经文"与"钟声"的并置,构建出宗教融合的听觉图腾,而"拆解所有边界的绳索"则以纺织意象解构人为隔阂。全篇通过自然元素与人文符号的交织,形成多层级的解读空间:表层是反战宣言,深层则是对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诗性勘探,最终在"用晨露书写誓言"的超现实场景中,完成对脆弱人性与坚韧希望的双重呈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