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送别》以简练的意象构建出深邃的离别图景,长亭古道、芳草晚风等传统意象的叠加,形成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场域。夕阳山外山的重复咏叹,既是空间层次的递进,也是离愁的几何式增长,将具象的送别场景升华为普世性的生命体验。歌词中"知交半零落"的苍凉与"浊酒尽余欢"的旷达形成张力,既承认人生离散的必然性,又强调当下情谊的珍贵性,体现东方哲学中"一期一会"的精神内核。笛声残的听觉意象与夕阳红的视觉画面相互交融,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性,而天涯地角的方位词堆砌,则强化了空间阻隔带来的永恒怅惘。全篇通过自然意象的蒙太奇组接,将离别的物理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,最终落点在"别梦寒"的意境中,使温暖回忆与现实孤寂形成强烈反差。这种哀而不伤的抒情方式,既承袭了《诗经》"哀而不伤,怨而不怒"的美学传统,又暗合现代人对生命漂泊本质的认知,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情感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