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们都被忘了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时间洪流中个体记忆的消逝感,通过具象的生活场景与抽象的情感隐喻交织,展现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存在主义焦虑。歌词中"褪色的电影票根""生锈的自行车铃"等意象构成记忆的物质载体,这些曾经鲜活的见证者最终沦为时光的残骸,暗示物质文明无法抵抗记忆的熵增定律。副歌部分反复出现的"被忘了"形成情感叩击,既指向人际关系的疏离困境,又隐喻个体在宏大叙事中的失语状态,如同社会齿轮转动时剥落的碎屑。创作者将黄昏的光影、老收音机的电流声等感官细节转化为记忆的计量单位,在怀旧美学的外壳下包裹着对记忆政治学的思考——当所有热烈都被归档为数据,人类的情感是否终将成为服务器里可删除的二进制代码。歌词最终呈现的并非单纯的伤逝情绪,而是在数字时代对记忆本质的诘问:当遗忘成为集体无意识,那些未被算法收录的微小感动,或许才是抵抗时间暴政的最后诗篇。